水专家:纯净水确实很干净,但决不要长期饮用
水专家指出,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约占体重的70%,尤其是大脑、心脏、肾脏、肝脏等代谢活跃的组织。当人体缺水时,它对这些组织有很大的影响。
水不仅是人体物质代谢的载体,还具有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和电解质平衡、调节体温、润滑等功能。
正常情况下,人体水分的摄入和排出处于动态平衡。当水分摄入过少或水分流失过多时,身体可能会脱水。
身体脱水时,轻则感到口渴、厌食、易怒、疲劳、心跳加快等;
严重者会头晕、行走缓慢、呼吸困难、全身无力、血压下降,甚至危及生命;
如果经常饮不足,慢性肾病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。
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发现,短期缺水也会导致记忆力下降。
相反,当身体摄入过多水分时,肾病、肝病等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水中毒。
水营养不容忽视~纯净水不宜长时间饮用
除钙、镁等比例较大外,水中还含有钠、钾、氯、铁、锌、铜、铬、碘、钴、钼、硒等必需元素。
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素有40多种,主要来自日常食物。饮用水提供的矿物质元素对整体饮食的贡献率占1%~20%。
在今年的全国营养科学会议上,世界卫生组织水质标准专家组成员、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王俊南表示,长期饮用净化水与心血管疾病、癌症的发生有关,印度和台湾的研究也表明,经常喝高硬度水有利于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。
今年5月,教育部发布了《中小学膜处理饮用水设备技术要求及设备规范》行业标准(JY/T0593-2019)明文规定:
(中小学水处理设备)易采用超滤和纳滤的过滤方式。只有在源水污染风险较大的地区,才能采用反渗透方式。当源水水质达标时,应更换为纳滤或超滤。
本标准的发布从侧面回复“中小学生不宜长期饮用纯净水”的争论。
由于天然水中的矿物质处于平衡状态,种类繁多,是人体补充的重要途径。
那么,喝纯水对身体有害吗?答案是肯定的。
世界能否喝纯水,世界上有很多研究成果。
WHO2004年《饮用水水质指南》系统详细阐述了饮用无矿物水的健康风险。
该指南指出,饮用水,包括纯水、蒸馏水、去离子水、脱盐水、反渗透水等,完全或几乎完全去除了矿物质,有足够的研究证据表明,它们不适合在再矿化之前作为人类饮用水。
蔡祖根教授在他的作品《安全饮用水与科学饮用水》中明确指出:“不提倡长期饮用纯水”;孕妇“严格防止污染饮用水影响胎儿,必须饮用含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优质安全饮用水,不喝纯水,不喝酒精饮料,防止胎儿受伤。”
有时,事实的真相就在眼前。有时候,你只需要睁开眼睛,敞开心扉,认知,就可以在信息复杂的世界里不那么迷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