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用水卫生知识小问答
饮用水是指提供人们生活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。我国现行《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06)对饮用水水质有严格的卫生要求,即良好的感官特征、透明、无色、无异味、无肉眼可见物、无病原微生物、水中含有的化学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急性中毒、慢性中毒和长期危害。目前,我国饮用水的消毒方法主要包括液氯氯化、二氧化氯、氯胺、紫外线或臭氧。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,消毒剂与源水中含有的一些天然有机物、环境有机污染物以及溴或碘化物的化学反应产生各种消毒副产物。消毒副产物的类型与饮用水的消毒方法有关,不同的消毒方法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消毒副产物。
目前,市政供水的消毒方法主要是氯化消毒,消毒副产品主要有卤代烃和卤乙酸,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(GB5749-2006)规定了三氯甲烷、一溴二氯甲烷、二溴一氯甲烷、二氯乙酸、三氯乙酸等10多种消毒副产品的卫生要求。
01
二次供水是什么,分散供水是什么,卫生要求是什么?
图片
二次供水是指将集中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储存或再处理(如过滤、消毒等),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。二次供水设施卫生必须符合《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》(GB17051-1997)规定的要求。分散供水是指用户直接从水源中取水,无需任何设施或简单设施,如浅井、深井、插管井、泉水、河流、池塘水、地窖水等。分散供水应注意消毒工作,定期放置漂白粉等适当消毒剂或煮沸后饮用。注意定期检查水质,确保水质卫生。对水源进行警示标志,进行必要的卫生维护,确保水源周围无污染。浅井盖上锁。
02
卫生部门根据哪些法律法规管理饮用水?
卫生部门主要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、《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》、《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5749-2006)等饮用水卫生监督。
03
饮用水中硝酸盐的标准限值是多少?硝酸盐含量超标后如何处理?
饮用水卫生标准(GB5749-2006)规定,饮用水中硝酸盐(以N计)的限值为10mg/L,当地下水源限制为200mg/L。如果发现水中含有过量硝酸盐,应立即停止使用受污染的饮用水,这对婴幼儿、哺乳期母亲、孕妇和一些老年人至关重要。
04
自来水异常怎么办?
当饮用水出现异常情况时,应立即拨打12320热线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情况,并在其指导下适当用水或停止用水。同时,还应通知居委会物业部门及周边邻居停止使用;用干净的容器取3-5升水作为样品,提供给卫生检测部门。如果你不小心喝了被污染的水,你应该密切注意你是否感到不舒服。如有异常,应立即到医院就诊。只有收到管理部门关于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正式通知,才能恢复饮用水的使用。